5大面向解密德國「貴族學校」
在臺灣,許多經濟能力較好的家庭會選擇將孩子送到所謂的「貴族學校」受教育,在德國,也有類似的存在,這種私立的、提供高品質教育、收取高額學費的學校,在德國被稱為「Eliteschule(菁英學校)」。在德國的「貴族學校」求學是什麼感覺?要花多少錢?跟一般的公立學校有什麼不同?今天的文章從以下五大面向,帶你來了解一下德國現代「貴族學生」的校園生活。
學校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堡?!
通常,Eliteschule也都是「寄宿學校」,因此也被稱為「Elite-Internat」,其中,不少寄宿學校的建築物本身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堡(Schloss),比如德國最有名的兩所私立學校:位於南德的「Schloss Salem(薩蘭城堡)」、位於北德的「Schloss Torgelow(托爾戈羅夫城堡) 」。換言之,這兩所Eliteschule的學生是在城堡中生活、學習。縱使不是「城堡」,大部分的私立學校也都是位在郊區的古老建築物,有點遺世獨立的感覺。
學生穿制服(Uniform)
在Eliteschule的學生,通常有制服!這點對台灣人來說大概沒什麼,但是在德國卻是非常標新立異的存在。德國學校並沒有「穿制服」的傳統,一般公立國中小幾乎都是沒有制服的。尤其是「Uniform」一詞暗含「集體一致」的語意,容易勾起德國人關於「極權統治」的歷史記憶(且在德國目前只有軍警體系有「Uniform」,更容易加深這種威權的印象)。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,仍然有制服制度的Eliteschule自然相當「與眾不同」,制服的存在也維繫了Eliteschule的精英感。

儘管在德國制服有上述「抹滅個體特殊性」的負面印象,但不可否認制服也有它的好處,比方說不會讓學生從衣著去評論他人的家境,因為大家都穿一樣,因此「Schuluniformen ja oder nein?(到底要不要穿制服?)」也是德國長期以來的公共討論議題。而針對Uniform的既定印象,也有人建議將制服改稱為比較中性的「Schulkleidung」。

入學:高昂的學費、入學考試
德國的公立教育是免費且向全民開放的,不過,Eliteschule當然不是如此。c
硬體:現代化的教室、餐廳
這麼高額的學費,換來的環境當然非常優質。除了學生的房間規劃完善以外,學校的教室也很現代化(配備很新穎的投影系統、完善的實驗室、樂器等),校園裡也有餐廳(Mensa)、琴房、練團室、各種球場、配有健身房、舞蹈教室、泳池、滑板……的運動中心等,提供給學生各種課餘社團活動使用。當然,Mensa也會按照不同季節提供不同的食物,各種節慶也會有相關的大餐。
軟體:精心設計的課程、師資
在軟體面上,Eliteschule的學生也享受很豐富的資源:在公立學校,一般師生比約是1:15(根據不同學校類型與各邦略有差異),但是在Eliteschule則是1:8。在進入大學方面,Eliteschule大學入學率是98%。
除了一般科目上有優秀的學業成績外,Eliteschule也很注重藝術修養,不少Eliteschule都會特別強調他們提供優秀的「古典音樂教育」,因為音樂素養在德國不僅僅代表有音樂品味,更是「高級、頂層、有文化」的階級象徵。這點也是Eliteschule與公立學校不同的地方。
另一方面,也有一些Eliteschule提供「商業課程」給他們的學生,商業課程當然不在德國教育部規劃的基本科目中,但是Eliteschule的學生家長往往財力雄厚,因此提供這些下一代商界精英基本商業課程,也不令人意外了。

| 公立學校 | Eliteschule |
學費 | 基本上免費 | 一年超過100萬新台幣 |
師生比 | 1:15 | 1:8 |
教授科目 | 一般科目(自然、社會、語文等) | 還包含特色課程如「古典音樂」、「商業課程」 |
環境 | 不一定,通常不會離住宅區太遠 | 不少位於郊外的古老建築物中 |
德國的「貴族學校」有哪一點令你印象深刻嗎?有些人認為,這些學校的存在是提供「菁英教育」並傳承文化,但也有人認為,這是赤裸裸的「階級複製」,「菁英學校」的學生根本不是「菁英」而只不過是「有錢人」。那麼,你又有什麼看法呢?
其實相較於英國、瑞士的寄宿學校,德國的菁英寄宿學校已經便宜很多,但是當然仍不是一般人所能負擔。如果你能付得起這麼高額的學費,你會讓自己的孩子去與世隔絕的古老城堡求學,追求頂尖品質的教育,還是讓他們在一般的公立學校接受普通但是貼近社會的教育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