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fand System-在德國喝完的寶特瓶先別急著丟
#德國生活 #德國 #Pfand #Recycle #環保 #Pfandautomat #Leergutautomat
如果在德國生活要列To-Do List,「把空瓶子拿到超市換錢」絕對是每週要用紅筆記下的事項之一。甚至有時候會看到德國的火車站裡或是列車上專門在找空瓶的「乘客」。
今天要跟大家介紹德國的Pfand System(回收押金制度),讓在月底的我們,依靠空寶特瓶/玻璃瓶飽餐一頓(誤)。
文章內容包括:
Pfand System(回收押金制度)起源
如何辨別有押金的寶特瓶/玻璃瓶?
常見有押金寶特瓶/玻璃瓶的種類
常見無押金寶特瓶/玻璃瓶的種類
押金多少?
哪裡能回收空寶特瓶/玻璃瓶?
Pfand System(回收押金制度)起源
德國Pfand System(回收押金制度)在1920年代左右就開始,當時候只是有些啤酒類還有礦泉水引進這樣的制度,很快的牛奶瓶也開始採用Pfand System(雖然現今的牛奶瓶大多都沒有押金了)。到1970年代後,環保意識抬頭,社會大眾也習慣這種制度,於是開始用有押金的容器裝軟性飲料以及其他產品到市場上販售。這項措施的確減少亂丟「有價值」的瓶子。(但亂丟垃圾問題依然沒被改善),畢竟大家也不會跟自己的錢過不去。
如何辨別有押金的寶特瓶
在瓶身中如果找到Pfand Logo(見圖片)、或是靠近商品條碼寫著"Pfand-Glas", "Mehrwegflasche"就能確定是有押金的瓶子,相反的如果印上: "Pfandfrei", "Ohne Pfand"則無。
見有押金寶特瓶/玻璃瓶的種類
通常這些種類都會有押金:
啤酒瓶
軟性飲料(玻璃、塑膠)
鋁合
礦泉水瓶(玻璃、塑膠)
Landlieb的優格(沒有業配的意思XD)
印上Mehrweg(多次重複使用)的容器
常見無押金寶特瓶/玻璃瓶的種類
這些種類雖然沒有押金,但是依然需要回收(下一篇介紹德國的回收制度):
大多的牛奶瓶及果汁瓶
大部分的紅酒瓶
在非德國購買的瓶子
印上Grüne Punkt的瓶子(見下圖)
你知道嗎?德國寶特瓶冷知識
如果你去逛德國的Getränkmarkt (超市裡的飲料區),可能會注意到寶特瓶/玻璃瓶的形狀/大小就是固定那幾種,這是Pfand System產生的現象。至於兩者之間的關聯,先賣個關子,往後閱讀就會知道了喔!
押金多少?
「有價值的」瓶子分成Einweg(一次使用)及Mehrweg(多次重複使用)。從字面上的意思不難理解Einweg(一次使用)的容器會被摧毀後回收。後者則是回收後再重複使用。
Einweg(一次使用)容器:25 Cents
Mehrweg(多次重複使用)容器:8-15 Cents
哪裡能回收空寶特瓶/玻璃瓶?
如果超市有賣有押金的瓶裝飲料/礦泉水,那麼這家超市也就必需要接受顧客拿空瓶換押金。而且要接受不同品牌。
然而,這家超市不用接受自己沒有賣的種類容器,像是Aldi, Lidl只賣Einweg(一次使用)的瓶裝飲料/礦泉水,顧客就無法拿Mehrweg(多次重複使用)空容器去換押金。(按:作者曾經在雨天拿著兩大袋的空瓶,結果不能兌換。)
超市(Express那種不一定會有):通常會在門口看到回收機器(Pfandautomat/ Leergutautomat,見左圖),把空瓶丟入洞口,不需要任何操作就會自動回收,全部丟完後按下確認就會印出一張收據(見右圖),這時候把這張收據拿到櫃檯就可以換現金,或是下次在超市購物時直接當現金折抵消費。大家還記得剛剛的冷知識嗎?這些機器只能接受幾種固定形狀的瓶子,故在德國的瓶子形狀變異不大。
Getränkmarkt(專門賣飲料、酒類的超市):大量的空瓶來這邊就對了!
慈善機構:有些慈善團體會接受空瓶捐贈(當然是要有押金的那種!),在這個網頁你可以輸入居住地後找到有哪些機構接受空瓶捐贈。
下次到德國後記得看看瓶身是不是有Pfand Logo或相關標示再決定是要亂丟還是要收集(誤)